星期日, 22 12 月

立陶宛在与中国的关系上面临艰难平衡

 

资料照片:立陶宛驻北京大使馆的大门 (2021年8月10日)

立陶宛新政府承诺重启与中国在2021年降级的外交关系,但这一承诺在开始之前就面临挑战。

分析人士表示,立陶宛最近决定驱逐三名中国外交官,波罗的海两条数据电缆受损以及一艘中国货船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些都使这一努力变得复杂。

在上届政府同意于2021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设台湾代表处并在名称中使用了英文单词“Taiwanese”(台湾)后,中国降低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级别。北京对任何让民主治理的台湾获得更多国际认可的举动都感到愤怒。

台湾大部分海外代表处的名称都使用的“台北”。

平衡之举

维尔纽斯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托马斯·贾内利乌纳斯(Tomas Janeliunas)表示,立陶宛新政府在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必须采取平衡之举,因为地缘政治格局的每一次变化都会产生影响。

“当新的紧张点爆发时,立陶宛将别无选择,只能放弃这种平衡政策,对中国重新采取更激进的外交政策,”他在本周接受美国之音(VOA)电话采访时说。

在10月间的议会选举之后,立陶宛新任总理金塔乌塔斯·帕卢卡什(Gintautas Paluckas)发誓要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但不会“羞辱”立陶宛,也不会“跪下来乞求任何东西”。

11月1日,帕卢卡什在接受波罗的海新闻社(Baltic News Service)采访时表示,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当然是立陶宛的愿望。

“尽管与中国的关系不会很乐观,他们会就经济、关税、保护主义措施等问题争论不休……但欧盟正努力维持外交关系,”他说。

“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对中国没有依赖性,也没有人试图建立这种关系,但外交关系是有价值的。我们确实需要建立这种关系,”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俊杰告诉中国国家媒体《环球时报》,帕卢卡斯的言论表明,立陶宛新政府正在“转向以更理性、务实和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新政府的不同观点

尽管新总理表示有意恢复与北京的外交交流,但在新政府内部,对于立陶宛应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立陶宛政府最新的四年计划于12月12日获议会批准,该计划称中国对这一波罗的海国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该计划还承诺发展与台湾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中国视台湾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长肯斯图蒂斯·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12月3日接受波罗的海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责任要采取步骤恢复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

“决定降低外交代表级别并启动对外交代表方式做出彻底改变的并不是立陶宛,”布德里斯表示,并补充说,只要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立陶宛各政治派别都支持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立陶宛经济和创新部长卢卡斯·萨维卡斯(Lukas Savickas)12月1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届政府对中国的立场“过分了”,而立陶宛企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专家表示,由于新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挑战,维尔纽斯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的政策。

维尔纽斯大学东欧研究中心副专家雷吉尔达斯·博鲁塔(Raigirdas Boruta)表示,“上届政府奉行所谓的基于价值观的外交政策,在其计划中只模糊地提到中国,而新(政府的)的计划在这方面划定的界限要明晰得多。”

由于新政府承诺继续发展与台湾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博鲁塔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左翼政府领导下,立陶宛不太可能对与中国的关系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咄咄逼人的行为者

最近发生的其他事件也给双边关系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

11月底,一艘载有俄罗斯化肥的中国散货船“伊鹏3号”涉嫌在波罗的海切断两条数据电缆,促使瑞典、立陶宛和芬兰等多个欧洲国家的调查人员包围了这艘船,并试图进行彻底调查。

此外,立陶宛于11月29日宣布驱逐三名中国外交官,并称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立陶宛外交部表示,中国外交官违反了《维也纳公约》(Vienna Convention)和立陶宛法律,但没有提供有关驱逐的更多细节。

北京谴责立陶宛驱逐中国外交官的行为,称此举是“挑衅行径”。

中国外交部在12月2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中方保留对立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贾内利乌纳斯表示,这些事件加深了立陶宛公众对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咄咄逼人的印象,使新政府难以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如果政府“谈论软化立陶宛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会引发社会或一些媒体的强烈反应,他们会质疑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为何考虑采取这样的举措,”他说。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

Facebook Comments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