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2 月

中国

作家野夫新书《孤岛》在台出版 剖析中国近半世纪反叛者群像与历史真相
中国

作家野夫新书《孤岛》在台出版 剖析中国近半世纪反叛者群像与历史真相

野夫新作品《孤岛》在台北正式发布。 中国作家野夫于上周末正式发布新书《孤岛》,以文学形式探讨中国过去半世纪的政治风云和人性挣扎。该书透过2020年疫情封锁前,两名中国人在泰国避居的故事,勾勒出一代代反叛者的群像及其精神,向世界诉说六四、坦克人、黄雀行动等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书中不仅记录了民间的反抗行动,也将其定位为一场对真相和历史的叩问。 在台北新书发布会上,野夫回忆了自己14年前首次踏上台湾领取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的震撼,并感叹道:“在台湾,这样的书可以自由出版,这样的发布会可以自由举行;但若是在北京,所有参与者恐怕都要被捕。” 野夫表示,《孤岛》不仅是对中国近代反叛精神的文学化再现,更是他作为作家所负起的历史见证责任。他当天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表示,这本书记录了中国民间的反抗史:“那些人是我的书的原型之一,就是相对于杨小凯、遇罗克等那一代人, 那一代人中遇罗克枪毙了,杨小凯被判刑10年。这都是当年的思考者,思想者,那么到了79年,应该说是西单墙前后, 应该是第一次的大的爆发。文革后的西单墙运动,运动它还伴随着当时有很多地下刊物出来了。”  《孤岛》用了相当的篇幅梳理了“改革开放”时期和八九六四期间的民间反抗脉络,其中提及坦克人和香港民间救援学运领袖,也提及近年的疫情和白纸运动。野夫说:“这一场惨案牺牲了那么多学生和市民。 随着八九六四之后,紧接着就是民间救援行动。...
刘德华在台演唱《中国人》成中共宣传素材 引起台湾舆论分裂
中国

刘德华在台演唱《中国人》成中共宣传素材 引起台湾舆论分裂

  身兼中国影协副主席的港星刘德华近日在台北举办演唱会衍生出“统战”风波。图为2010年10月13日,刘德华于台北举办新专辑发表会。(美联社) 香港艺人刘德华周末在台湾举办演唱会,其演唱《中国人》一曲获中国官媒央视肯定,并成为中国新闻广宣素材,但也引起台湾舆论战。一派质疑此举有“统战”疑虑,另一派回骂质疑者小题大作,也有声音表示,台湾人不会因刘德华的国家认同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刘德华时隔多年在台湾台北开唱,风波连连,先是原订首场演出碰上台风“康妮”来袭,而后他在演唱会中热唱歌曲《中国人》,表演片段传开之后又引发争议。刘德华今年1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影协)副主席,该协会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人民团体。 该曲歌词包括“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等句,加上表演背景的红色灯光与空中飞舞的龙,布景是简体字等等,引起台湾部分网民反感,嘲讽道“这统战痕迹也太明显”、“刘德华就是帮中共做文化统战,会支持的只有蓝白中国脑”。 《中国人》一曲在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前的1996年发行,被视为“庆贺香港回归”的必唱曲目,曾被翻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的献礼歌曲,也被改编成基本法十周年纪念曲。 台湾执政党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在社媒发帖说:“这是刘德华在中国演唱会的画面吧?非常非常中国的设计!” 台湾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则在演唱会前已批评称,刘德华在香港反送中、武力威胁台湾等议题上都站在“媚共”立场,虽然台湾依法让其举办演唱会,但“不值得去看一眼”。 另一派网民及对中国友好的台湾在野党国民党,则反骂质疑人士,批评他们“玻璃心”、“酸葡萄”。 国民党立委洪孟楷说,民进党“只想攻击刘德华来搏版面赚声量,非常幼稚”。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柳采葳对台媒TVBS说:“演唱会就是演唱会,大家只是想去看艺人而已。 不过也有台湾网民缓颊表示,一直以来刘德华演唱会都...
中国催生政策不敌经济下滑现实 今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比下降
中国

中国催生政策不敌经济下滑现实 今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比下降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婚姻登记处的一对新人在情人节登记结婚。(2023年2月14日) 为对抗少子化,中国政府祭出各种措施,积极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但根据中国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的前九个月登记结婚的人数较去年同比减少94.3万对,显示中国政府的催婚政策仍不敌经济下滑、前景堪忧的现实。 根据中国民政部周五(11月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结婚的夫妻共474.7万对,比去年同比减少94.3万对。2023年1至9月的结婚登记数为596对,数据较2022年增加。 中国经济不稳定性持续增加、生活开销越来越大,让中国年轻人的结婚规划不断延后,这个现象进一步让中国的生育政策受挫。中国近期着手一项修法草案,打算简化结婚手续,同时加深办离婚手续的难度。2024第一季,共有196.7万对夫妻离婚,比去年同期微幅减少约6,000对。 今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下降的相关话题跃上社群平台微博的热搜榜。多数网民对此结果并不感到意外,甚至还有人认为结婚数量太多了,“这么多人结婚,还是太多了”、 “离婚减少,说明社会越来越理性”。也有网民反讽,“没有车贷房贷后代的人生谁不想追求一下”。 针对民间对婚育态度不积极,欲解决人口衰退问题的中国官方频频祭出手段催婚又催生。今年稍早官方曾公布报告,称全国出生率已连续两年下滑,于是决定在重点城市制定计划,鼓励年轻人新型婚育文化。 去年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到,中共官员有责任“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念、家庭观的引导”,并称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在刺激生育率方面,除了生育补贴、托育政策等等,各地方政府甚至还祭出“打电话催生”的杀手锏,细问民众月经经期、是否有打算生孩子。然而此举已引起不少中国网民反感。 习近平向女性“传统美德”的呼唤,以及政府实施的政策...
津巴布韦居民抗议中国金矿公司破坏环境
中国

津巴布韦居民抗议中国金矿公司破坏环境

  中非汇金在津巴布韦盘赫龙格地区的矿场上高耸的机械和堆积的矿石 (2024年9月17日) (美国之音/伊诺斯·丹赫尔) 哈拉雷 — 在津巴布韦民间社团和当地居民的抗议和诉求之下,马尼卡兰的联合行动指挥部(JOC)被迫在十月初下令暂停了中国投资商中非汇金公司的采矿作业。然而这家金矿公司却在短短的两周后于2024年10月26日被允许恢复生产,使当地人感到困惑和愤怒。先前暂停运营的决定就是在当地居民对该公司涉嫌无视环境法规和社会责任的多次投诉后才做出的。 中非汇金公司是一家自2021年起在老穆塔雷经营的中国金矿公司,因其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和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而受到严密审查。该公司被指控造成重大环境损害,包括空气和噪音污染、房屋损坏以及水源污染。 社区民众呼吁伸张正义 津巴布韦盘赫龙格地区的中非汇金(Sino Africa Huijin)大规模采矿作业鸟瞰图。大规模的露天矿坑从山腰上凿出,清晰可见。采矿地点距离居民区很近,引发了当地人对环境污染和社区风险的担忧。(2024年9月17日) (美国之音/伊诺斯·丹赫尔) 当地居民在伊什维登加·莫尤(Ishewedenga Moyo)等人的带领下,对中非汇金公司的负面影响发声。他们对金矿的爆破表示担忧,这些活动已造成房屋损坏并干扰野生动物栖息地。此外他们还对公司使用氰化浸出法采矿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发出了警报,因为这一过程可能污染水源。 莫尤说:“两周前,联合行动指挥部停止了中非汇金的采矿作业,该指挥部有政府不同部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安全人员。” “上周五,我们惊讶地看到中非汇金在没有通知我们居民的情况下恢复了运营,就像他们根本没有收到政府指令似的,”莫尤继续说:“因此,我们昨天不得不与联合行动指挥部和中非汇金代表召开紧急会议。” 他说:“中非汇金正在逐步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达成...
中国前卫文艺空间受限:从《三体》编辑被查到金星演出被拒,多层禁忌遏制文化创新?
中国

中国前卫文艺空间受限:从《三体》编辑被查到金星演出被拒,多层禁忌遏制文化创新?

  资料照片:北京一家书店内的《三体》小说。(2024年2月19日) 台北 — 近期,中国前卫文艺受到愈发严厉的限制。从《三体》出版人姚海军落马,到知名跨性别主持人金星的舞台剧《日出》在广州被拒演出,再到西洋万圣节被当局严控、变成“游击战”式的庆祝,这些事件似乎都触碰到了某种政治禁忌。分析人士指出,多层禁忌正在扼杀中国的文化创新,所谓的“文化自信”在今日中国的文化空间中反倒呈现为“文化不自信”。 姚海军落马 四川省纪委监委近日发布消息,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编辑姚海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令不少科幻迷感到震惊。 《成都商报》说,姚海军在25年前就是科幻迷,曾与友人共同创办了“华语科幻星云奖”,还策划出版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原创科幻作品。其中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更在全球热销,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销量超过2100万册,让中国的科幻小说从杂志时代真正进入了畅销书时代。 《三体》在今年3月被奈飞(Netflix)改编成影集后上线,旋即引发话题热潮。“三体”的内容涉及外星物种的秘密科学计划,书与剧集的第一章就描述一名中国天体物理学生亲眼目睹父亲被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批斗殴打致死。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报道,《三体》剧中所发生的科学界无法解释的自杀事件,暗示了许多文革受害者为了“被迫结束痛苦”而自杀的这一事实。 金星演出被拒 与此相似的是,就在姚海军落马的前一天,中国知名跨性别主持人、舞蹈演员金星,也在微博控诉她在广州演出的舞台剧申请被拒绝,该消息还冲上微博热搜。广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不会因为个人原因拒而绝申请,可能是存在报送材料不齐全等情况。 不过,不少中国网民称,金星演出被拒或与其先前在山西太原的演出有关,当时在谢幕时,金星公开展示了代表支持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的彩虹旗,该彩虹旗上面写着“爱与性别...
中国扩大对韩国等9国免签 微博网民仇韩言论齐发
中国

中国扩大对韩国等9国免签 微博网民仇韩言论齐发

  中国进一步对包括韩国在内的9个国家免签。(美联社:2020年10月6日) 中国外交部星期五(11月1日)宣布,将对包括韩国在內的9个国家免签。微博网民特别针对韩国免签展开热烈讨论,但多为仇韩言论諸如“张家界被棒子(意指韩国)严重污染”、“棒子又来偷文化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五于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在中国对韩国免签之前,赴中旅游的韩国游客数便创纪录。根据中国央视财经10月25日报导,今年1月赴中旅游的韩国游客数大增908%,其中湖南张家界是韩国客最爱的景点之一。有韩国旅行社指出,韩国现在流行带父母去张家界旅游,因此家庭游的比例增加不少。 《韩联社》报道,这是韩国首次被列为中方的免签对象。报道引述一名旅游业人士称今后韩国人入境中国更加方便,预计访华韩国游客有望进一步增加。 在中国宣布扩大免签后,“韩国免签”在社群平台微博上成为热门话题,评论动辄上百条。有网民问 “韩国你怎么不对中国免签?、“能不能双向奔赴一下”。 另外有网民将韩网讨论相关内容的帖子转发微博,其中一些韩国网民不愿对中国开放免签的担忧,引起不少中国网民进一步发表仇韩言论。 微博大V“无心简影”发帖称:“在中国数量最多的外国人就是韩国人吧!这下免签了怕不是又要爆涨一波?到时候一个张家界都不够他们包场吧?”一些网民也留言道 “张家界被棒子严重污染”、“不要来污染中国的环境,韩国人素质特别差”、“是怕他们偷去申遗的东西少吗?”。也有人冷嘲热讽“这是又忘记萨德了?”暗指韩国境内部署美国萨德导弹...
美国北极大使:中俄深化北极军事合作释放出“令人担忧的信号”
中国

美国北极大使:中俄深化北极军事合作释放出“令人担忧的信号”

  美国首任北极事务无任所大使迈克尔·斯弗拉加表示,莫斯科和北京近期在北极地区军事合作的“频率和复杂性”,释放出“令人担忧的信号”。(取自美国国务院官网) 美国北极大使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密切关注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日益加强的合作,近期两国在该地区的一些军事合作发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 俄罗斯和中国近年来加强了在北极的军事合作,同时深化了两国的整体关系,其中包括在俄罗斯因发动乌克兰战争而被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中国仍然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 美国首任北极事务无任所大使迈克尔·斯弗拉加(Michael Sfraga)表示,莫斯科和北京近期在北极地区军事合作的“频率和复杂性”,释放出“令人担忧的信号”。 “他们(中俄)在北极的合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个月宣誓就职的斯弗拉加在阿拉斯加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道。“我们对此保持警惕和不懈的(监测)。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他们活动的演变。” 斯弗拉加举例,俄罗斯和中国轰炸机7月在阿拉斯加沿海附近的联合飞行,以及中俄两国海岸警卫队舰艇10月一起穿越白令海峡的情况。 他说,这些活动都是在国际水域进行的,符合国际法,但轰炸机在阿拉斯加沿海飞行的事实引起了美国安全的担忧。 “我们确实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加强我们本身的联盟和共同防御,”斯弗拉加说。“阿拉斯加,北美北极地区,是北约组织(NATO)的西翼,因此我们需要以这角度来考虑北极问题。” 他说,由于白令海峡和白令海是通往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中俄海岸警卫队舰艇活动也令美国盟友感到担忧。 五角大楼在7月份发布的《2024年北极战略》报告中表示,美国担心俄罗斯与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有可能影响地区稳定,两国“正日益运用多重国家力量工具在北极进行合作”,其立场日趋一致的联盟关系“令人担忧”,美国国防部将持续对此进行监控。 报告谈...
新疆古墓博物馆获国际大奖引发批评
中国

新疆古墓博物馆获国际大奖引发批评

  中国新疆喀什的一座清真寺入口上写着“爱党爱国”的字样。 (资料照片) 华盛顿 — 新疆一座新开放的博物馆展示了拥有1700年历史的墓葬,因其将古代历史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荣获2024年缪斯(MUSE)设计金奖。 然而,正当中国官方媒体将该博物馆誉为文化融合的象征时,人权倡导者则认为,此次获奖是在转移公众对新疆维吾尔文化遗产遭到广泛记录的文化抹杀的关注。 “这一墓群是新疆地区首次发现与中原、河西地区形制完全一致的汉式砖室墓,力证了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实证,” 新华社称。 专家们认为,尽管这个陵墓遗址被保存为博物馆,但其他类似的维吾尔文化遗址却面临被忽视或破坏的情况。 他们指出,中国对该陵墓遗址的选择性保护服务于其在该地区所塑造的特定历史叙事。 蒂莫西·格罗斯(Timothy Grose)是美国印地安那州罗斯霍曼科技学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中国研究教授。他指出,尽管这些古墓具有历史意义,但该博物馆突显了中国当局选择性保护文物古迹的策略。 “当然,这些古墓具有历史价值,值得保护。然而,当与附近的库车大清真寺及其去圣化现象结合考虑时,这一模式就变得明显:党国在推广那些支持其在维吾尔故乡持续存在——甚至统治——的主张的遗址,同时抑制——在某些情况下摧毁——与维吾尔人历史、文化和宗教相连的伊斯兰遗址,尤其是马扎尔(mazar)。历史是复杂的,但中共试图用非常狭隘的解释来简化这一点,” 格罗斯对美国之音说。 中国国家媒体《人民日报》周一报道,位于库车县的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获得了2024年缪斯(MUSE)设计金奖,并称其为“设计界的奥斯卡”。 “为了帮助游客更全面地了解古代墓葬,我们在展览中融入了大量多媒体数字图像,”博物馆副馆长冯伟在接受《人民日...
万圣节之夜 嘲讽中共当局的变装者现身洛杉矶
中国

万圣节之夜 嘲讽中共当局的变装者现身洛杉矶

本次活动的现场情形 今年10月31日万圣节之夜,一批来自中国的民运人士走上美国加州洛杉矶街头,扮演起了习近平、胡锦涛、小熊维尼、大白、中国警察、清朝皇帝等形象,对中共当局进行了讽刺。 王丹: 万圣节的镇压:当恐惧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海警方加强安保 \"万圣节\"严控民众服饰 装扮成习近平和皇帝的人:表达对习近平的讽刺 在当晚的洛杉矶圣塔莫妮卡大道街头,往来着身穿各色万圣节街头变装服饰的大批民众,其中有数十位来自中国的民运人士的身影。这些民运人士装扮成习近平、胡锦涛、小熊维尼、大白、中国警察、清朝皇帝的模样,吸引了现场大量民众的目光。 身穿中共红军服装、头戴习近平头像面具的留学生王涵,在本次活动中扮演习近平。他告诉本台,现场的人们看到他之后感到非常惊讶:“有中国人看到我走进以后被吓到了,外国人也是。就是(发出)‘啊’(的声音)那种,要不就是拿着相机对着我照。” 他表示,整个活动现场的气氛是比较欢乐而轻松的,也有人对他们表示了支持:“有一个美国人看了我们的游行之后对我们说,他支持我们。然后有非常多的美国人过来拍照,给我们比手势支持我们。” 王涵说,他之所以要装扮成习近平,是因为关于习近平的话题在中国社会中已成为人们不敢谈论的东西。他讲述了他装扮成习近平的意义:“意义就是我能够有勇气说出别人在中国没办法说出来的话。其次我也想表达对他(习近平)的讽刺和嘲讽。” 本次活动的另一位参加者、装扮成清朝皇帝的王中伟,也曾在去年于旧金山APEC会议期间抗议习近平到访时穿过同样的服饰。王中伟告诉本台,他在这些活动中都把自己打扮成皇帝的样子,就是为了讽刺习近平:“现阶段他没有办法能够公开穿上龙袍,实际上他已经当了中国的皇帝。包括这次万圣节,他大量地抓捕上海、杭州各地参加万圣节游行的年...
“习近平”“胡锦涛”现身洛杉矶万圣节 声援上海等地被抓捕的年轻人
中国

“习近平”“胡锦涛”现身洛杉矶万圣节 声援上海等地被抓捕的年轻人

  “警察” “维尼熊” “习近平” “胡锦涛”等现身洛杉矶万圣节 美国之音 张木林 洛杉矶 — 10月31日星期四晚上,中国异议人士和洛杉矶华裔侨民化身“胡锦涛”“习近平”“警察”和“小熊维尼”等现身西好莱坞 (West Hollywood) 规模盛大的万圣节“角色扮演”派对。参与者向路过的行人展示情景剧“胡锦涛被带走”“上海圣诞节年轻人唱歌被逮捕”“不同意的请举手”等情节,声援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在万圣节前夕因“角色扮演”而被逮捕的中国年轻人。 参与者部分重现了10月26日上海年轻人在中山公园举行万圣节集会的场景。他们集体合唱凤凰传奇的歌曲《全是爱》。伴随播放的录音中传来上海中山公园警察驱散年轻人的喊话:“不要在这里拍照。”10月26日夜间,万圣节前夕,成千上万的青年人转战中山公园集结,并且喊出了要自由的口号。10月27日,中山公园紧急闭园。 在洛杉矶的活动上,参与者现场致电上海中山公园,询问10月27日紧急封园并抓捕万圣节活动参与者的事件是否因官方授意或施压。得到的回应是闭园出于“内部养护调整”。 活动现场还循环播放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上“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没有,没有”的录音。饰演“胡锦涛”的参与者喊出“我反对”,随即被两名扮演“警察”的人拽住双手带离。 整场活动在西好莱坞一英里长的一个路段封闭举行。活动引来不同族裔数万人围观。大家拍照并鼓掌喝彩,气氛热烈。 洛杉矶万圣节“胡锦涛”再次被带走。美国之音 张木林 万圣节中国警察严防死堵 万圣节前一个星期,中国从南到北,从上海到北京,从杭州到广州弥漫的紧张的气氛。上海去年的万圣节街头狂欢曾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许多年轻人通过装扮表达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讽刺。上海市政府当时表示,这些庆祝活动证明了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文化包容,但在一年后,当地警方却严防庆祝活动。 据网络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