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议《国防教育法》:突出服役意识、强化军训
2013年10月25日,浙江省东阳市一公园,身穿军装的幼儿园孩子们拿着玩具枪。
近日,中国《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提交人大审议。该草案强调学校内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化有关学生军训和服兵役意识。有分析认为,当局提升国防教育意在拓展兵源,或为大规模作战做准备。
2001年颁布施行的中国《国防教育法》曾在2018年做过修订,时隔7年后,该法进行二次修订。修订草案在9月1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其内容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应当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军事训练水平;驻地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军事训练。
新华社报道,中国《国防教育法》二次审议稿拟修改内容包括,增加学校国防教育应当与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依法服兵役意识,营造服兵役光荣的良好氛围等规定要求;对军训提出加强军事技能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增强组织纪律性等要求;与《预备役人员法》相衔接,明确对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有关要求;增加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学者:保家卫国意识向下扎根以拓展兵源
台湾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祥生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中国《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今年四月先进行初审,主要是将国防教育向下延伸、向下扎根。
龚祥生说:“要学生能更早建立国防知识、敌我意识,让学生有基本的操练。主要想向下延伸,过程中可以普及最基本的军事知识;对未来要进一步备战,针对《动员法》实施之后有更多的可用之兵。”
2015年4月4日,新疆叶城,身穿红军装的小学生在清明节前参观烈士陵园。(路透社)
龚祥生提到,以色列为因应周边安全,采取全民皆兵、男女皆兵及从小训练的作战意识,以防范敌人进犯。反观中国,征兵、募兵并行,但大部分成年男子并没有人人都去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