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9 2 月

港澳台

山东鄄城:土地流转应规范有序 代替农民作主不可取
港澳台

山东鄄城:土地流转应规范有序 代替农民作主不可取

国家提倡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土地原承包经营者自愿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不损害原承包人利益的前提下,把劳动力从农村低效率中解放出来,避免耕地撂荒。 2020年2月14日,在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张楼行政村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董口管区和镇里工作人员等4人,来丈量村东麦田。村民出来询问阻止,才知道镇里把张楼村的承包田租给江苏绿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口管区工作人员告诉村民说,要建设高效温室玻璃大棚,村民们不同意。此后,董口管区工作人员就在张楼村大喇叭上讲:“这个地你们同意租也得租,不同意租也得租。镇里已经和江苏绿港签订合同,以每年每亩800斤小麦租赁,租期16年,小麦青苗每亩赔偿400元,大蒜每亩赔偿3000元,迁坟每座600元。”但是张楼村的村民们并未同意。 中原一带农村的生活习惯是,男人外出打工挣钱,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精耕细作承包田。虽然辛苦,但种一季小麦够口粮,种一季秋粮能卖个零花钱。大多数不能外出打工的老人靠种地维持生活,张楼村也是这样。张楼村每人平均半亩多地,自己种每年小麦亩产1400斤,秋季玉米亩产2000斤。去了费用,每年生活还过得去。如果把土地转租出去,仅靠这每人400斤小麦的土地出租金买面吃也不够,这是我们唯一的口粮田,都给我们租出去我们一家老小吃什么。他们租地是为了赚钱,我们种地是为了养家糊口活命! 2020年3月12日,在没有与张楼村村民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管区和镇里的工作人员、张楼村村干部等,以及200多名社会人员。带着两台推土机和一台挖土机,以修路为名毁坏小麦和大蒜50多亩。张楼村在家的老少不足150人,镇里就来了200多人。村民们坐在地里阻止其毁坏麦田,被强行拖走,马某连、李某仙、李某经、姜某华等多名村民被扔到沟里,还阻止其他村民拍照把手机夺走,坐在车前阻其毁地行为的村民张某春被打伤住院。而后将张楼村村民...
农业农村部:去年全国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6.2%
港澳台

农业农村部:去年全国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6.2%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去年全国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6.2%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2019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通报称,该局从被监督抽查企业库中随机选取1555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检各类商品饲料样品2805批次,总体合格率96.2%。 资料图:农业农村部。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资料图:农业农村部。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通报提到监督抽查结果,此次监督抽查共抽检各类商品饲料样品2805批次,总体合格率96.2%。其中,配合饲料1622批次,合格率95.7%;浓 缩饲料436批次,合格率93.1%;精料补充料76批次,合格率98.7%;宠物饲料54批次,合格率96.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85批次,合格率99.0%;饲料添加剂95批次,合格率100%;混合型饲料添加剂122批次,合格率100%;动物源性饲料原料52批次,合格率96.2%;植物性饲料原料46批次,合格率97.8%;微生物发酵类单一饲料17批次,合格率100%。 在主要指标检测结果方面,对2742批次样品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发现41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1.5%;对2201批次样品进行禁限用药物指标检测,发现38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1.7%;对30批次样品进行牛羊源成分指标检测,发现2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6.7%;对2429批次样品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发现34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1.4%。其中,有5批次产品同时发现禁限用药物和质量指标不合格,2批次产品同时发现卫生和质量指标不合格。 通报还称,该局委托专家对照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要求,围绕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原料使用、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规范执行、标签标识等7个方面33项内容,对202家饲...
两会热点前瞻:GDP增速目标会否淡化 财政刺激将多大
港澳台

两会热点前瞻:GDP增速目标会否淡化 财政刺激将多大

原标题:两会热点前瞻:GDP增速目标会否淡化,财政刺激将多大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据新华社4月29日公布的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则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冲力度也将是史无前例。 “六稳”加“六保”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目标如何确定,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谋发展, 短期和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如何释放内需潜力,疫情倒逼出哪些创新改革,以及“十四五”规划如何启动,都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点议题。 “针对即将来临的全国两会,市场非常关注全年财政政策的力度。这不仅体现在财政赤字率的高低上面,也体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具体规模上面。财政资金的具体投向也是观察重点,例如,是否会进一步刺激消费,是否会加大对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倾斜等。”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第一财经表示,衡量财政刺激力度,需看政府举债规模。从国内外形势以及目前市场主流观点来看,今年财政刺激力度将远超以前,政府(新增)举债恐怕要接近10万亿元。去年政府(新增)举债规模约5万亿元。 GDP增长目标可能会淡化 按照惯例,每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包括GDP增速会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公布。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仅为-6.8%。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在上述判断下,中央首提“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