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2 月

政治

华夏名人著名画家推荐——河北画家徐慧军
政治

华夏名人著名画家推荐——河北画家徐慧军

徐慧军,男,1970年出生,祖籍河北邢台。2003年加入 邯郸市美术协会, 2018年加入中原书画归藏院, 2019年加入中国北京列夫国际书画研究院。 他的书画作品《奔马图》、《雄鸡唱晓》、太行山系列作品《溪山清韵》等,多次在电力系统绘画比赛中获得大奖,并入围河北书画展及太行山书画作品邀请展,2019年10月,应邀参加了吉林卫视聚星汇栏目,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好评及推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第二届“香凝如故” 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政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第二届“香凝如故” 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2020年11月26日上午,由民革中央、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民革中央画院、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中山博爱基金会承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第二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宣布展览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出席并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出席并讲话。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主持开幕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出席并致辞。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吕彩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张雁彬,民革中央原副主席朱培康、傅惠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在开幕式上讲话   郑建邦讲话时指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诚如何香凝先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言:“我们的国家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我们人民的前途是无限幸福的。”   郑建邦强调,此次美术展览的举办,正是民革作为参政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落实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讴歌最美抗疫英雄、也有描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不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家积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构建具有民族文化风范和时代创新精神的自...
刘吉: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创新探讨
政治

刘吉: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创新探讨

  《和谐世界》纸本水墨 2010年 190X130cm   绘画语言作为画家展现绘画主题的重要手段,在绘画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因社会因素及画家思想意识的转变,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文将从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面临的困境入手,力求从语言创新上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向着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背景的明暗度,色彩的调和以及笔触,由此衍生出了结构的肌理层次,节奏的明快等。绘画形式语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形式层面,也就是作品的内在形式,有组织结构关系,艺术手法,形式风格、意蕴、美规律等。其次是语言层面,是作品的外部形式,主要表现在绘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最后是技法层面,是绘画的视觉表征,表现技法有油画技法、水墨画技法、素描技法等。在中国绘画历史上,绘画语言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深刻地影响着绘画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应用,绘画语言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轮回·游》纸本水墨 2018年 136X68CM   一、当代语境下传统绘画语言面临的困境   因绘画作品所体现的主题、风格等的不同,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绘画语言的运用需要考虑一定的社会背景,从社会审美观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现代社会,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若依然采用传统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显然已经不合适。传统水墨人物画语言经过时间的演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法体系和审美标准,最终以形式化的方式存在,具有相对稳定和特殊的性质。在水墨人物画中,程式化的表现形式较为常见。六朝陆探微创作的秀骨清像采用的程式化画法,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清秀的气质,但后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未加创新,到了东晋时期,已经变成了十分萎靡屏弱的人物画风格。梁楷、法常等水墨人物画家使用粗笔水墨展现人物,也被后人竞相模仿...
湖南“画乡小河”创始人、画家练亿章抽象画“源”主题艺术欣赏
政治

湖南“画乡小河”创始人、画家练亿章抽象画“源”主题艺术欣赏

  ▲湖南“画乡小河”创始人、画家练亿章 练亿章,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湖南浏阳,职业画家。现为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壁画分会副主席、秘书长。湖南浏阳“画乡小河”创始人,霞飞艺术馆负责人。 霞飞艺术馆被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长沙市软装行业协会评为十佳品牌和行业领军品牌。 “画乡小河”书画基地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长沙晚报、湖南民生在线等200多家媒体报道。 练亿章从小酷爱绘画,1996年开始学习油画,2008年起探索研究抽象画和文化创意。他的作品被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新加坡、香港、上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作者:徐冠东) 湖南“画乡小河”创始人、画家练亿章抽象画“源”主题艺术欣赏: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编辑:徐富凡 审核:吴明德...
著名书画家 —— 郭洪龙
政治

著名书画家 —— 郭洪龙

郭洪龙,字样云,号卧龙居士,1963年出生于河北馆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76年拜中国书画名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蜚声海内外的狂草人物画家一汪易扬为师,被收为入室弟子,学习书画和制陶艺术。1984年入中央美院所属中国环境艺术学院,在中央美院包炮教授门下学习园林设计和雕塑设计制作。   郭洪龙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被国务院、中央办公厅、中国航天部、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李苦禅纪念馆、民族纪念馆、草原纪念馆中国龙传人博物馆等单位个人收藏,并做为礼品馈赠外宾。中国经济网、燕赵都市网、河北人才网、环球神州榜样人物、中国国情勘察网中国国情在线、中国今日论坛、上海网、台湾网、中国书画名人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郭洪龙先生现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民协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家、中国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列夫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专业客座教授。...
首次回溯中国素描百年历程,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国博开展
政治

首次回溯中国素描百年历程,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国博开展

  11月19日,“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第一回)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是国内首次系统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的精品展览,多数作品属首次展出。 展览荟萃了1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80余件素描作品,既有徐悲鸿、潘玉良、刘海粟、常书鸿、蒋兆和、吴作人、艾中信、吴冠中、石鲁、黄胄、顾生岳、方增先、刘文西、周思聪等已故美术大家,又有戴泽、詹建俊、靳尚谊等当代著名艺术家。希望通过系统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深刻揭示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艺和坚持与弘扬中国精神的紧密联系,为探索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与启迪。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按照中国现当代素描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为中西一冶、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多元共存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西一冶”重点展示20世纪初期,徐悲鸿、潘玉良、吴作人等胸怀复兴中国美术理想的艺术家远赴欧洲,系统学习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中西合璧”的坚实基础。第二单元“关怀现实”重点展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一批革命现实主义画家采用以素描为基础的写实主义创作手法记录时代风云,开辟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境界。第三单元“兼收并蓄”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积极践行“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借鉴苏联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强国理想的优秀写实主义美术作品。第四单元“民族意韵”重点展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素描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中国素描作品中的民族特色日益凸显。第五单元“多元共存”重点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素描领域的探索走向多元,观念、媒介、形式等方面皆有创新。 展览现场 展览还将在展期内邀请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举办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展览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
寄情诗书画,丹青意无涯—范茂强绘画作品欣赏
政治

寄情诗书画,丹青意无涯—范茂强绘画作品欣赏

  范茂强,一九七零年生人,祖籍福建松溪,自幼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师从多位书画名家,潜心治学、笔耕不辍。遍临真草隶篆习古人,游历名山大川师自然,后旅居齐鲁书画多年,深耕古今文学名著,研习中外书画典藏,具有扎实的国学传统功底,别具韵味的书法特点,精湛独到的绘画艺术风格,堪称诗书画三绝。     其诗:清丽雅洁、句工韵美、富于巧思、意境深邃。以自己深厚的国学功底为基础,巧妙运用流畅的文言手法,通过清新明快的语言,情节生动的描绘,优美细腻的意境,善于把非现实世界的山水、人物,赋予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往往神来之笔倍感妙不可言,经典之句令人耳目一新,随笔行吟天工句,留著真情入诗来。     其书:开合流畅、道法自然、形神俱佳、引人入胜。“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由于常年坚持临帖,方能更好地贴近古人,领略其中的神韵,深入地去体会和感知原帖的结构特点、笔画粗细、大小轻重、疏密变化等以及更深的内涵,从而达到神形兼备,风格灵动,书法技巧与日俱增。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是一个刻苦磨练的过程,是一次历久弥新的质变,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必然属性。若无千锤百炼,哪得妙手天成?三分精神笔墨至,一份豪情万古开。     其画:笔力沉稳、质朴坚韧、想象丰富,栩栩如生。以情入笔、以笔写情,笃定踏实而又不失灵动多变,起收承转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尤其擅长白描写意,笔到意到、不俗不匠、不落陈套,将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用深情而忠实的用笔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独白,贴近自然、融入自然、超越自然,从灵魂深处表达出书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可谓:别有日月惊天地,堪容山川入斯怀。     近十几年来致力于把传统国画在陶瓷上绘画的研究,收获了骄人的丰硕成果,...
天享文化连续签约葫芦烙画王一民、沉香传承人徐文、玉雕工艺师岳合林
政治

天享文化连续签约葫芦烙画王一民、沉香传承人徐文、玉雕工艺师岳合林

近日,天享文化喜讯频传,连续签约三位大师:葫芦烙画非遗大师王一民、沉香文化传承人徐文、玉雕工艺大师岳和林。 葫芦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一民 2017、2018、2019年中国葫芦文化节金奖获得者 王一民 部份作品赏析 葫芦烙画《罗汉图》 葫芦烙画《珍禽图》局部 葫艺花雕1 葫艺花雕2 沉香文化传承人 徐文 1968年生于武昌城珞珈山下,平淡中挥霍人生三十余个春秋,直到遇见了沉香,瞬间被这种大自然创造的瑰宝深深折服。从爱不释手至狂热追求,之后……静心下来,潜心研究沉香的奥妙。经十数载的不懈耕耘、探索,对香材、香道、香韵、香方均有了独到的见解,在香材鉴别、手珠制作和香方研发等得到众多海内外香友的认同。 徐文 小贴士 什么是沉香? 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中的白木香树(莞香树)、蜜香树和鹰木香树受到伤害或自身病变后养份聚集,同时还受到外界特殊菌种的侵润、并经长期自然醇化后产出的,与木质结构混为一体的物质。此三种树木生长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局部地区。 玉雕工艺师岳合林 1964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1983年学习玉器雕刻技艺,没有艺术基础的他喜欢上了玉雕工艺并潜心学习,刻苦钻研,技艺有了不断提高。1985年起崭露头角,开始获得雕刻技艺创作奖:1987年他的和田玉雕作品获得河南省人物作品奖,1989年先后获得国内外多类创作大奖。如今,在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师等称号下,岳合林虽已桃李满天下,但依旧淡然,继承和创新是他对玉雕工艺的不懈追求。 岳和林 和田玉雕-龙 和田玉雕-寿...
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新作在融艺之堂正式开拍
政治

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新作在融艺之堂正式开拍

10月22日下午,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新作静物花卉拍卖在融艺之堂艺术家平台正式开拍,以限时直播方式进行拍卖,至10月25日结拍。一朵朵色彩浪漫、激情烈烈的芳华绽放,一片片嫣红姹紫、明黄幽蓝的彩卉流奔,大块颜色,花事幽微,每一幅都似在触碰出一花世界的芥子须弥之相。李庚先生明艳深厚的创作甫一面世,讯速引起美术界业内人士关注。 李庚,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之子,现任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研究员。1950年生于北京,学者,画家,《芥子园画传》文献版本研究收藏第一人。李庚自幼习学国画,后周游欧美,东渡日本,履及四海,艺观多方,专注于东西方诸艺术门类的合一研究,并多年孜孜于《芥子园画传》之释读探考、版本流传、论讲普及与专业研究,几以一人之力将《芥子园画传》艺术元素在中国的传统留迹及在世界范围上的版本与艺术流变影响提到新的高度。 本次融艺之堂艺术家平台拍卖专场所展拍李庚静物花卉系列十幅作品,皆由李庚先生创作于2020年春日疫情家居时期。画家一怀悯人悲怀之情,以生命高扬烈烈之心,花放激情泼泼之意,盛开纸间,寄寓宇内,正可见艺术家之色彩性、构图性与历史性的深邃思考。  ...
李龙/一切都在悄悄的变化Everything is changing quietly
政治

李龙/一切都在悄悄的变化Everything is changing quietly

读抽象画家李龙先生画  原野  ; 2018年夏 李龙先生,北京宋庄抽象绘画艺术家,貌英俊洒脱,内心温情,为友仗义豪侠,虽历经人生坎坷,但对真理和艺术真谛的追求始终如一,未有改变。其精神上受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克里希那穆禔影响,并对他的绘画艺术创作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支配作用。  李龙是独立精神语言艺术家,所作抽象绘画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有些作品表现形式为一纯抽象,概括简洁的色块与长短不一、粗细不一、方向不一、色相不一的线融为一体。那是他用抽象艺术的手法概括地反映现实和回忆往事,也包含着心中的无奈地叙述,也有对理想充满希望和向往。那黑夜里;那黎明前的黑暗露出的一丝丝亮光......其大量作品属抽象与具象形式之间,按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言:“在于是与不是之间”。他将当代抽象绘画里的感觉想象与中国传统意象绘画理念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有着独特的个人面貌,创作出一系列春夏秋冬,乃是他心灵思想上对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及在他心中的反映。在他如泣如歌的作品里多有表现对真理的敬仰,以及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论在他的抽象油彩还是丙烯作品里,都饱含着他在艺术田园里日复一日地辛劳耕耘的心血和汗水,能给我们感到一位艺术家对真理、对理想、对美好的百折不扰地追求......我们衷心祝愿李龙先生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家;李龙 早年就读于新乡艺校美术专业,长期致力于抽象艺术东方情结的探索与发现。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2017年参加艺融北京.名家作品展,保利国际会展中心    北京 2016《睿·分享城市艺术博览会》西安睿斯利艺术大酒店。 西安~ 2015《江湖、尘埃》李龙艺术展/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相西石艺术空间 2015《像,相,象》三人艺术展/北京宋庄恩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