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高管6000万养废3个孩子,精英教育到头了?

前段时间一个博主发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帖子的主人公,是一个香港驻上海的外资行高管,育有三个孩子。

这个高管今年60岁,回顾他这半生,发现自己在三个孩子身上花费了6000万,却没有一个孩子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1

老大今年34岁,父母先是供她到英国名校学牙医,但毕业之后却根本不想干这行。

于是转行干摄影。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干了几年后又觉得腻了,突然对神学很感兴趣,想出国深造。

目前家里蹲,养不活自己,只能跟父母住。

老二31岁,大学也是在英国名校,学的建筑学。

毕业之后在香港政府上班,薪资不高,勉强能够养活自己。

目前也没有独立的住房,只能跟父母和姐姐挤在一起。

最小的那个今年26岁。

家人也是将他送到英国去读书。

但因为适应不了,一个学期后抑郁,被学校建议退学。

回香港后接受了一年多的心理治疗才慢慢走出来。

目前在澳洲做药剂师,但收入也无法支撑自己的生活,需要父母的支持。

这三个孩子,接受的完全就是“精英教育”。

他们从小就在各种培训班中长大,在父母的运作下,他们都去了国外上大学。

可以说,这三个孩子学成归来,都是令人羡慕的“海龟精英”,跟普通人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

但结果呢?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3个孩子,在父母的托举下,一路顶级名校,履历上金光闪闪。

却在事业上,完全没有达到父母期待的高度。

甚至,在成年之后,他们都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依旧在“啃老”。

高管6000万养废3个孩子,精英教育到头了?

2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讨论,在于里面有个亘古不变的人性爽点:有钱人当冤大头。

普通人越喜欢看到“逃离精英教育”的故事,越证明教育的阶级隔离愈发深刻了。

而上面6000万“养废”三个孩子的观点,其实是以普通家庭对于“成功”的定义,施加在“富豪”家庭之上,但是真正适合精英教育的家庭,其实是不受这种“世俗成功”所束缚的。

应试教育是给予了底层一条向上的通道。

不论你的家庭环境,只要你够刻苦,都有可能凭考试成绩进入名校。

素质教育是给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维持地位的方法。

家长可以联手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但精英教育里,就是家庭在起绝对的主导地位。最重要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

精英的素养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家庭。

说白了,应试教育的极限,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员工。

但精英教育训练的是决策力。在这样的教育里,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答案,任何人都不能替你做决策。

所以,在历史课上,学生会讨论苏格拉底的死亡究竟有没有意义;

政治课上,学生会讨论绝对的民主是否完美;

物理课上,学生会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定理……

老师不会拿着高考大纲来上课,而是成天带着大家读英语诗歌。

上课的时候还一起追《傲慢与偏见》,老师带着大家“花痴”darcy先生,讨论简奥斯丁女士到了今天还会不会被逼婚。

甚至还花了半学期全班排演《剧院魅影》英语话剧,做英语戏剧节。

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教会学生怎么样欣赏这个世界;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能力;甚至是希望他们能够有能力、有魄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至于考试会有什么考点,人家根本不在乎!

所以精英教育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让孩子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找到好的工作,获得高的收入),因为按照这个标准,教育上的投入产出比是相当不划算的。

高管6000万养废3个孩子,精英教育到头了?

3

因此,从经济角度讲,不建议普通家庭在教育上过分投入。

认字、读书,接受通识教育,这是跟吃饭一样重要的刚需,是再穷也要想办法给孩子的。

但网球、骑马、钢琴、芭蕾、小提琴……这些不是,它们是为了丰富你的人生体验而存在的,饭都吃不上的人,还要什么甜点呢?

富豪,没问题,钱不花在孩子身上花在谁身上呢?普通家庭,我劝你慎重。就像当年的P2P暴雷,有钱人就当丢了个包,穷人那是要家破人亡的。

精英教育是消耗品,不是投资品。

从经济角度看,大部分家庭的教育投入别说谈收益,回本都悬。

我的小侄子短暂地上过一段钢琴课,他的钢琴老师九大音乐学院毕业,三岁开始学琴,每天至少要练两个小时,寒暑假更是恨不能直接住到老师家里,举全家之力培养了十几年,最后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建树。

钢琴于她只是个谋生工具,回报跟曾经时间和金钱上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前两天跟朋友聊到她认识的一个女生,国内211本科,英国名校文学硕士,最后考了编,现在在某景点做个接线员,忙时还要负责划船和倒垃圾。

说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花费百万以上出去留学的孩子,现在回来能找个年薪十万的工作就不错了。

我知道有人会怼:学艺术和留学是为了见世面,开阔视野,不是为了赚钱。

没毛病,前提是父母和子女心态都能端得正,看得透,放得平,花出去的钱,就全当是体验。钢琴老师和景点接线员,都挺好的。

带孩子参加郊野捉虫子、挖矿石的活动,都是要花钱的,但千万别指望他成为东方法布尔或新时代的李四光,图的就是个快乐。

别把教育当投资,要当享受。

不好看的裙子你不会买,那让自己和孩子都难受的课包也趁早别报,教育跟其他消费一样,花出去不一定要有回报,但要图个爽。

如果你小有薄产,举家之力把孩子往国际学校塞,往国外送,一路接受你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只是为了ta能突破你的阶级更上一层楼,别傻了,他现在享受的生活可能已经是这一生的巅峰。

孩子如果并没有过人的智商,有限的资产与其all in在教育上,还不如给他们存下做积蓄更安稳。

大部分985的孩子可能都考不回他们父母的母校,曾有北大博士抖音吐槽自己的女儿在班里学习倒数,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也不鲜见。

抛开智商的均值回归不谈,有没有想过,不需要从千军万马中博一条血路,也许不是他们的失败,恰恰是他们的幸福。

每当身边有朋友为教育犯愁时,我都劝他们淡定点,想开点。

只要孩子在爱而不纵的环境下长大,没沾染什么坏习气,内核平稳,心态淡然,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不会过得太差。

后世常用“扶不起的阿斗”去形容软弱无能之辈,其实后人又误会了刘禅多少年?

能听劝,不瞎作,硬生生把风雨飘摇的蜀汉基业维持了四十一年,放在盛世,绝对是守成的一把好手。至于后来的投降,那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即便被软禁,人家也能装傻卖呆夹缝中求生存,愣是寿终正寝。

高管6000万养废3个孩子,精英教育到头了?

谁家孩子真像阿斗,偷着乐去吧。

大愚有时就是大智啊。

Facebook Comments Box